武当山历史简介(武当山历史简介概况)


武当山历史简介》一书中介绍,武当山是道教圣地,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神的缩影。武当山的道教建筑群,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艺术价值,成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武当山的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在这里可以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道教文化的神奇魅力。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一:武当山的简介和历史由来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南部。秦朝时期因境内有武当山,所以设置武当县,属南阳郡。隋朝时期因境内有均水,所以设立均州,领武当、均阳两县。明朝洪武九年(1376)省武当县入均州,属湖广布政使司。武当道教诞生于东汉年间,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道教的主要活动场所。下面根据《水经注》《湖广图经志》《均州志》《续辑均州志》《太和山志》等书籍,对清朝以前的武当山行政沿革及道教管理进行梳理。

乾隆九年编撰的《大岳太和山志》

“治世玄岳”牌楼上的石雕

《太和山志》序

二:武当山的景点介绍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国家5A级风景区,平常旅游的人少么?真的少么?

我上了两趟武当山,没有感到旅游的人少,反而感觉到的是人多。第一次是游人如织,第二次是人满为患,寸步难行。

三:武当山历史简介资料60字

一、武当山成名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二、“武当”之名最早出现于《汉书》中,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武当县。三、武当山记载的最早一位老神仙名叫尹喜,当年他观函谷关“紫气东来”,不久老子从这里经过,并向他传授《道德经》。之后尹喜想找一个适合隐居的地方修炼,于是他便寻到了武当山。如今在武当山三天门岩石下,还有尹喜岩,这是当时尹喜到达武当山最高的地方,眼往天柱峰,心驻大罗天。于是,武当山渐渐成为了道教修炼的地方。扩展资料:武当山历史传说相传在2500多年前,净乐国(所谓净乐国,是古均州的别称,也就是现在的武当山所在的丹江口市。当年还留有净乐宫,50年代修丹江水库,也就是现在的太极湖的时候,给淹没了。)太子,天资聪颖异于常人,他无意继承王位,十五岁时便辞别父母,入武当山潜心修道。在乌鸦神的指引下,在武当修行了四十二个春秋,终于得道成仙,成为一代天帝,即玄武大帝。在中国古代把天空里东南西北划分成为“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玄武’即龟,因此化身为水神,由于又主北方,因此又是北方之神。在宋朝,玄武一词需要避讳,所以改叫真武,在很多城市中都有真武庙,供奉的就是玄武大帝。到了明朝,朱棣篡位定都京城,为了体现封建帝王“君权神授”的理念,于是就想到了武当山供奉主宰北方的玄武大帝,这也就给武当山香火鼎盛埋下了伏笔。当年张三丰的高徒孙碧云老神仙,受明永乐帝规划武当山为皇家道场的皇命,对武当山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规划建造。在孙碧云规划下,武当山各宫观皆符合皇家规制,既体现皇家道场的气派、又根据山势展现皇权;既表现玄武大帝传说对武当山的神话色彩,又体现道教“道法自然”的思想,将这一切融为一体。经过5年的建造,已经修建太子坡、紫霄宫、南岩等,而此时孙碧云羽化登仙。此后武当山的建造便由永乐帝的驸马都慰沐昕继续完成,直到武当山大顶的金殿完工。武当山的古建筑群在明代,历经十几年的时间逐渐形成规模,兴盛于明朝,并也伴随着明朝的兴衰。元末明初,武当道门著名的内丹修炼家、道学研究家张三丰以《道德经》为理论基础,融汇了道、儒、佛三家理论,集武当拳技之大成,借鉴少林拳法之优点,纳武技与道义于一体,创立了太极丹道修炼体系——太极拳法,作为内丹修炼之动功。以张三丰为核心的武当武术派逐渐形成,慢慢便有了中国武林中“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参考资料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07f9f62061cb7366.html]
茶杯犬的品种介绍狗狗品种
上一篇 2024-05-12
电信垃圾短信举报(电信骚扰电话举报中心)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