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股票为什么不停下跌呢?顺丰股票为什么涨


顺丰股票近期的下跌,主要是因为市场对于整个快递行业未来的发展预期下调,加上疫情对于物流行业的冲击,致使公司的业绩增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市场对于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的评价也在下降,这些因素都导致了顺丰股票的不断下跌。由此可见,顺丰股票不停下跌的原因,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一:顺丰股票为什么不停下跌呢

最大的原因是市场上的投资者对于顺丰控股这家公司已经没有太大信心了,市场上的投资者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对于顺丰控股这家公司没有太大的期待了。

顺丰控股(SfHolding)不得不发表一份声明,安抚投资者。在该公司宣布全年亏损并再次打破此前纪录后,其股价继续下跌。

顺丰快递股价飙升的背后:

顺丰控股在3月1日后市龙虎榜上,通过深市特别席位购入股票78743.9万元;国海证券济南立山路买入432016万元,卖出5366.98万元。

顺丰控股2月28日经过长虎名单数据显示,深市股票通过专座买入2358万元,国海证券济南立山路营业部买入约2673万元。在销售座席方面,方正证券杭州宝树路销售超过1.3亿元,国海证券济南立山路销售部门销售7307万元。

二:顺丰股价大涨原因

顺丰控股3月1日开盘再度涨停,股价报73.48元,该股已连续五个交易日涨停。据此计算,顺丰控股市值高达3074亿,超三通一达之和,而王卫身家则高达1985亿元,超过李嘉诚家族的1861.8亿元,成为香港第一富豪。《2016胡润百富榜》显示,王健林家族(2150亿元)、马云(2050亿元)、马化腾(1650亿元)分列中国富豪榜的前三名。王卫身价超过腾讯创始人马化腾,逼近马云。若再来一个涨停,王卫将超过王健林成为中国新首富。

顺丰市值超三通一达之和,净利润率7%

2月28日,中通、申通、韵达三家快递企业公布2016年财报,

2016年度,顺丰营业利润36.93亿元,同期增长44.20%;归属净利润为41.80亿元,同期增长112.51%。报告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6.43亿元。中通净利润21.65亿元,同比增长76.8%;申通净利润为12.62亿元,同比增长64.97%;韵达净利润11.75亿元,同比增长120.63%;依据圆通1月底发布的2016年度业绩修正预告,报告期内圆通预计归属净利润为13.5亿-14.5亿元,同比增长88%至102%。

从中可以看出,顺丰归属净利润总额是申通的3.3倍,是韵达的3.55倍,但从净利润率指标看,顺丰只有7.2%,而韵达是15.96%,申通是12.64%,中通是22.1%。而从市值看,顺丰市值已超三通一达之和。

双壹咨询总经理龚福照表示,顺丰目前是以商务件为主,由于直营和管理规范,成本高。顺丰想保住自己的地位,需要获得更多的资本支撑。目前圆通、中通、韵达、申通几家快递企业在业务量方面很占优势,顺丰是以商务件为主,在业务量方面顺丰并不占优势。

顺丰股价飙升背后水分多大?

顺丰的连续涨停,不断制造着造富神话,"王卫们"的身价,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

然而,顺丰的盈利能力,能承受神话继续延续吗?我们来看看顺丰控股的财务报表吧。

顺丰控股2016年净利润为41.8亿元,其合并报表,包含"壳"鼎泰新材的业绩。鼎泰新材在合并之前,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1973.37万元,净利润为1482.59万元。2015年鼎泰新材的营业利润为2773.7万元,净利润为2513.06万元。鼎泰新材对顺丰控股的净利润有一定的贡献。

2月23日,顺丰控股的业绩快报显示,合并报表的营业利润同比增涨163.6%,净利润同比增涨279.65%

然而,顺丰控股的另一张财务报表引起了《国际金融报》

对此,有财务专业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解释:"顺丰控股2016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这么多,与2015年9月商业板块数据被剥离有一定关系"。

与此同时,顺丰控股在快报中表示,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即"偶发"事件后,2016年净利润由41.8亿,下降至26.43亿元。

2015年顺丰控股净利润为19.67亿元。2016年则有高达15.37亿元的非经常性损益,占其全年利润的36.77%,而这时顺丰"恰好"借壳上市。

对于非经常性损益如此高,是否属于故意?

顺丰控股董秘办人员据

是谁在猛炒顺丰控股?又是什么吸引各路游资都来抢肉吃?

2月24日,鼎泰新材正式更名为顺丰控股。K线图显示,该股此轮涨升浪始于2月22日,即上周三,参与炒作的游资显然有备而来,近6个交易日涨幅已达66.79%。

业内人士认为,顺丰控股近期连续涨停,一方面是因为上市概念符合市场风向;另一方面,流通股本占比低的上市公司形成的高杠杆,非常容易吸引游资炒作。

资料显示,顺丰控股目前限售股本超过40亿股;流通股本仅1.31亿股,占比3.17%,流通市值88.83亿元。昨日全天交易额不到9亿元,交易量仅1263万股,就足以将一家市值2700亿元、股本逾40亿的公司牢牢封在涨停板。事实上,此前三个交易日,顺丰控股全天交易额最高的也不足14亿元。

近日的龙虎榜显示,山东帮大本营——国海证券济南历山路营业部成为本轮炒作主力。山东帮的号召力,极易引起中小资金借力跟风。

除了山东帮资金一路做多,还有不少二线游资参与助攻。方正证券杭州保俶路证券营业部在昨日龙虎榜中卖出1.3亿元,近日并未见买入,因此推测应是2月22日之前买入,轻松赚到4个涨停,坊间传闻是某知名牛散的席位。而在2月23日首次涨停当日,中投证券杭州环球中心营业部也曾现身龙虎榜,买入2498.62万元列第二位。

顺丰股价还能涨多久?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8日快递个股集体涨停,但机构却呈现净卖出状态。其中,韵达股份当天的机构净卖出额为2813.67万元,申通快递的机构净卖出额为3354.91万元。另外,上周连续两日大笔买入顺丰控股的中信证券深圳总部今日则大举抛售了1511.30万元。有股民对

去年8月初,国泰君安证券发布研报给予鼎泰新材“减持”评级,并表示,顺丰速运的业务大部分来自于商务快递,而商务快递的需求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大于电商快递,更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干扰;而切入电商市场导致毛利率大幅下滑及募投项目进一步加大资本开支,后续带来相应的成本压力。

三:顺丰股价上涨原因

4月24日,“快递一哥”顺丰开盘走弱的表现引人注意——盘中一度跌超4%,截至收盘股价下跌2.99%至47.3元,成交额为10.5亿元,总市值为2080亿元。

(行情

究其原因,原来是受该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的表现所拖累。

4月23日晚间,顺丰发布一季度业绩报告,其中财报显示,2020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335.41亿元,同比增长39.59%;实现净利润9.07亿元,同比下降28.16%。营收大幅度增长,但净利润降幅居然达到了28.16%,如此反差真的是出人意料。

为什么会出人意料呢?

要知道,在疫情冲击之下,快递行业是最先复苏的行业,而顺丰的直营模式更是获得了 *** 的“通行证”,致使业务量大增。因此第一季度如果让外界选一个业绩有保证的行业,快递行业是当仁不让的选择,而快递一哥顺丰更是行业首选。而受业务运营不停滞的影响,自2020年1月2日以来,顺丰股价也迎来了两波上涨高峰,累涨超31%。

(行情

那么,造成如此反差的原因是什么呢?

净利润同比大降28%

首先,还是将目光聚焦到顺丰的一季报上。

据财报显示,顺丰一季度实现营收335.41亿元,同比增长39.59%;实现归母净利润9.07亿元,同比下降28.16%;实现扣非净利8.3亿,同比下降0.5%;基本每股收益为0.21元/股。

(数据

其中,从业务量数据来看,可以看出顺丰一季报中一大亮点——业务量增速连续领跑,且Q1份额逆势扩张。

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业务量17.2亿件,同比增长77.1%,份额逆势扩张,Q1提升至13.7%,其中1-2月提升至约16%,3月随着通达系复工,回落至11%,但同比仍大幅提升4个百分点。而业务量增速连续6个月领跑,使得Q1累计顺丰的业务量增速跑赢“通达系”:顺丰(77.1%)>韵达(7.1%)>行业(3.2%)>圆通(0.5%)>申通(-12.36%)。

(数据

与此同时,一季度顺丰速运物流业务取得高增长率,也对该公司营收和现金流产生正向效果,其中该公司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09亿元,同比增长34.28%,而营业收入也同比增长了39.59%。

但问题来了,营收增加近4成,利润却减少近3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从财报中透露的信息来看,顺丰控股一季度利润下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方面是,防疫成本增加以及非经常损益减少使得业绩承压。疫情期间该公司业务收入结构产生一定变化,主要是由“电商特惠专配”拉动营收增长,以及疫期为返岗员工提供的额外激励和补贴、 解决员工衣食住行、防疫口罩和消毒品等的采购,致使成本增加较多,从而造成毛利率下降 1.99个百分点至16%。

与此同时,顺丰今年一季度的非经常性损益为0.75亿元,较去年同期 4.27 亿元大幅下降,主要是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投资收益减少所致。而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今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几乎没有增长。

(数据

另一方面是,单票收入有所下降。据华创研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顺丰单票收入为18.6元,同比下降22%。除此之外,据顺丰发布的3月份经营简报数据显示,2020年3月,顺丰虽然物流业务量同比增长93.45%至6.79亿票,但单票收入却同比下降23.2%至17.91元。

(数据

由此可见,该公司一季度“增收不增利”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电商特惠件发力推动业务量提速,但却促使该产品价格下移等现象所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财务数据值得留意。据财报显示,费用端方面,今年一季度顺丰的销售费用为5.2亿,管理费用为28.3亿,财务费用为2.3亿,三费合计35.8亿,三项费用率10.7%,同比下降1.2%,研发费用3.28亿,研发费用率1%,基本持平。

电商特惠件,福还是祸?

事实上,说起特惠件拉低票均单价造成整体盈利能力下滑一事,早已经在2019年的财报中有所体现了。

3月23日,顺丰披露2019年业绩报告。报告期内,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1.93亿元,同比增23.37%;归母净利润57.86亿元,同比增27.23%;扣非净利润42.08亿元,同比增20.79%。其中,扣非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原因就在于其毛利率出现下滑。

对于毛利率的下滑,该公司在财报中指出,一方面是因为推出新的经济快递产品(特惠专配)虽然取得超预期增长,但四季度旺季高峰件量激增带来较多临时资源投入 ;另一方面是公司规模效益将进入新一轮爬坡期,因此影响公司2019年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度下降0.50个百分点至17.42%。

基于上,可以看出,电商特惠件并不是第一次影响顺丰的盈利水平了。但即便如此,顺丰仍需要推行特惠件来拉动业务增长,这是为什么呢?

找出这个原因需回到顺丰的业务线上面去。据了解,目前,顺丰将自身业务分为两部分,即传统业务和新业务,传统业务是由时效快递和经济快递组成,而新业务是由包括快运、冷运及医药、国际业务、同城急运和供应链业务组长。其中,时效快递包括顺丰即日、顺丰次晨和顺丰标快三个产品,而经济快递则是指顺丰特惠件。

近年来,时效件业务虽然占了顺丰控股的营业收入大头,但却面临收入增速放缓的苦恼,自2017年-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17.6%、14.3%、5.93%,呈逐年下滑的态势。从上述数据来看,不难看出,随着“三通一达”不断发力侵蚀市场份额,近些年快递一哥的直营模式优势已有所减弱,进而促使其时效件增速不断放缓。

而随着时效件增速不断放缓,顺丰在行业中的市占率不断走低。据相关数据显示,2014-2018年,顺丰业务量市占率由11.53%一路下滑为7.26%。因此,在此情况之下,顺丰从2019年5月开始,针对下沉市场推出了电商特惠件业务。

在电商件的发力下,顺丰业务量增速得以快速提高,并于2019年8月开始超越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的市占率也得以企稳。参照国家邮政局公布的2019年快递全行业业务量,顺丰控股的市占率为7.61%,较2018年提升0.04个百分点。

但不得不说的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特惠件走的“路子”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陷入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下滑的窘境中。

据相关财务数据显示,2019年Q4,顺丰控股毛利率为12.96%,较第三季度18.43%的大幅下降5个百分点,创下了三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16%的毛利率虽较2019年Q4有所好转,但仍与2019年Q2的毛利率相去甚远。

(数据

由此看来,虽然推行电商特惠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顺丰抢占了市场份额,但实际正如“福之祸兮所倚”一样,这一打法也很容易让其陷入增收不增利的麻烦之中,而此次的一季度的业绩表现就是一个佐证——业务量大幅攀升之际,盈利能力却下降了。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kepu/026cb7b801b09136.html]
经济舱和公务舱有什么区别?经济舱与公务舱有什么区别
上一篇 2024-05-12
令妃一生简介 令妃的简介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