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宗室爵位是什么样的? 宋代爵位继承制度



宋代宗室爵位是什么样的? 宋代爵位继承制度

网友提问:

宋代宗室爵位是什么样的?

优质回答:

谢邀,我是风情,“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学习历史、借鉴历史,学会经世致用。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

封爵有“生封”、“(死后)追封”的区别,我想题主肯定说的就是生封咯,北宋的爵位制度基本上和唐朝没有太大区别,爵位分为世袭和不世袭两种。

世袭爵位

爵位可以世代相传,受爵者后代可以直接完整的继承父辈爵位,当受爵者无子嗣或者受爵者犯罪之时,爵位通常就会自动消除,但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当朝皇帝都会找寻受爵者的旁系支脉将爵位传给他们(就好比受爵者的侄子,兄弟等),称为“绍绝继封”。

非世袭爵位

宋朝大多数的爵位都不是世袭爵位,而是此种非世袭爵位,此种爵位止于受封者本身而止,身死则爵除。

12级爵位制度第一级:开国男,从五品。第二级:开国子,正五品。第三级:开国伯,正四品。第四级:开国侯,从三品第五级:开国县公,从二品,第六级:开国郡公,正二品第七级:开国公,无品级。第八级:郡公,正二品。第九级:国公,从一品。第十级:郡王,从一品第十一级:嗣王,从一品第十二级:王,正一品。

皇帝的子嗣皇子并不会直接封王,虽然最终的结果都是封王但流程还是要走的,而是刚开始封以较低爵位,然后再封王。

亲王后代不封嗣王。宋朝规定,皇子封王者,王爵仅止其身,其子孙无关乎嫡庶,以其中最长一人,封公,不能承袭父亲、祖父的王爵位,其余的子孙也只能依靠这种关系入仕途为官,与其他姓氏的人一样然后以自己的实际才能上升。

宗室制度

到了北宋第五位皇帝宋英宗时,仅英宗这支脉宗室就有率府副率(四品官名)以上官800多人,若连同九品以上宗室计算共有1000人以上,全部宗室官员则累加有9000人之多。给宋朝也带了不少的经济负担。

宋朝宋太祖于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下诏规定晋王(即宋太宗赵光义)位列宰相之上。但仅仅过了十年,在宋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宋太宗下诏规定亲王位列宰相之下,此规定一直延续到宋灭,纵观整个宋朝,仅有晋王一位亲王位列宰相之上,这相对于其他朝代,是一个大的进步!

其他网友观点

宋代的皇族在爵位上主要是亲王、郡王、国公三级,国公以下还有“侯”等等,但基本上已经没有意义,史书都很少记载。宋代的皇族能得到封爵是很不容易的,一般要先当官,然后再慢慢积累积分,如民间故事里的八贤王赵德芳,其实一辈子都没有封王,只是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而已,死后才被追封为秦王。

宋孝宗

封爵积分制在宋孝宗身上是最典型的,他从国公一直到亲王干了个遍,他正是赵德芳的后代,宋高宗无子,收养了他,标志着他的身份和地位跟一般人不同的就是——他的第一个封爵:“建国公”,建国公的封地在福建的建州,后来他当了皇帝,建州被升级为“建宁府”。宋孝宗的第二个封爵是普安郡王,普安郡就是剑门关所在的剑州,宋孝宗当皇帝以后,剑州因此也被升级为“隆庆府”。宋孝宗的第三个封爵是建王,这个正好跟他的初封的建国公相配。

建州在南宋的位置

此外,宋代一般的情况是皇子成年就封亲王,但是亲王的儿子们一般不能继承亲王爵位,而是依据亲疏和积分,或封郡王或国公。同时,亲王本身因为封国的不同,地位上也有差别。

建州现在属福建省南平市下辖的建瓯市(县级市)

比如宋太宗的长子赵元佐,封卫王,后来升级为楚王,卫只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小国,而楚是战国七雄,所以同样是亲王,楚王级别比卫王高。四子赵元份成年后初封冀王,这个冀王的份量比他大哥赵元佐初封的卫王还要小,因为冀是汉代的州名,还不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国名。赵元份最后靠积分做了雍王。

皇子们一般是亲王,但亲王的爵位一般是不能传给子孙的,亲王的继承人只能降级继位,如楚王赵元佐死后,他的赵恭宪只是封“祁国公”。 其子孙也一直都是袭封国公。雍王赵元份的子孙一般是继承虢国公爵位。

但是赵元份的次子赵允让是个例外,因为宋真宗早年无子,曾把他收养在宫中当养子,后来真宗生了仁宗后,赵允让才出宫,所以他曾经一度有当皇帝的可能,所以身份特殊,他后来得以封汝南郡王。不过仁宗后来又生不出儿子,收养了赵允让的儿子为皇子,后来继位就是宋英宗。

其他网友观点

根据正史记载,宋朝爵位分为6级12等,王、公、侯、伯、子、男6级,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12级。

图为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普等大臣一起蹴鞠图。

赵氏皇子、皇兄必封王,赵氏近亲及有功之臣可封公,剩下的侯伯子男,赵氏远亲或有功臣子,就看着给了。当然宋朝为笼络四方,安定边防,也会封异姓王,比如高丽王、南平王、南越王、西平王、占城王、安南王等。

王虽然有亲王、嗣王、郡王3个等级,其实真正受封的多是亲王和郡王,很长一段时间没人受封嗣王,是个虚列的爵位,直到宋神宗时,感觉宗室爵位普遍很低,比如英宗的弟弟,也就是自己的叔叔赵宗晖,才是个濮国公,于是下旨加恩,把叔叔赵宗晖由濮国公加封为嗣濮王,后来也有了嗣秀王、嗣沂王,嗣荣王,整个宋朝嗣王仅这4位。

另外,公、侯、伯、子、男爵位,《宋史·职官志》清楚记载都是带开国二字,实际上受封时,可带开国二字,也可不带开国二字,比如宋真宗李迪受封陇西郡开国侯,宋仁宗李用和受封陇西郡开国侯,带了开国二字,而宋太宗李昉受封陇西郡侯,宋高宗王德受封陇西郡侯,没有开国二字,带了开国二字比没带的要更荣耀。

杜衍,北宋名臣,官至宰相,封祁国公,睢阳五老之一,图为杜衍画像。

宋朝的爵位承袭,为逐级降封,袭王爵的还需皇帝批准才行,降到最后就是闲散宗室,比如宋孝宗的生父赵子偁,往上数,他是宋太祖的六世孙,但到他这里,已降到无名无爵的远支,当然了,想获得功名比普通百姓容易些,所以他通过考试封宣教郎,任嘉兴县丞。

您还可以搜索:宋代宗室爵位是什么样的,宋代宗室爵位世袭制度,宋朝宗室爵位,宋代宗室列表,北宋宗室爵位,宋朝皇室爵位,宋代爵位官位等级排序,宋代爵位是什么意思,宋代爵位继承制度,宋朝宗室爵位制度④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7898.html]
采摘乐趣的唯美句子(快乐采摘的心情句子)
上一篇 2023-05-25
战士的名字大全霸气,好听的战士名字叫什么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