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古代是一夫一妻制,只不过可以光明正大的找小三小四,还能领回家。但妻妾的地位差距是很大的,所以生的孩子同样地位不同。
一般的正经人家宁可下嫁也不会选择给人做妾,不仅对自己是耻辱,以后对子女也有很多的不公平。
正妻生的叫嫡子嫡女,妾室生的叫庶子庶女。就拿继承权来说,有爵位的都是留给嫡子,特别是嫡长子是最吃香的。而庶出根本没有继承权。在分财产的时候,不管排行老几,都优先考虑嫡子,然后才有庶子的份,哪怕庶子是排行老大,他的地位也不如嫡子。
在唐宋之前这种情况比较严重,之后开始有了好转,庶子也享有继承权。
拿宋朝时儿子们“继承大统”来说,顺序一般是:嫡长子、嫡长孙、嫡幼子、庶子、嫡幼孙、庶孙。可见,嫡庶之分依然还是有非常大的区别。
当然,也有“宠妾灭妻”的老爷,不过是宠爱的分别,嫡子只要没有大问题,他的地位也是不可撼动的,否则传出去就是礼法不容的笑话。
在婚姻的选择上,两家联姻都会优先选择嫡子嫡女,有嫡出一般人都不愿意选择庶出,毕竟地位在那摆着。
首选我们要知道,古代跟现在一样也是一夫一妻制,但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只有一个妻子(或者说夫人),但可以有几个妾,妻子的地位是仅次于丈夫的,而妾的地位远低于夫人的,古代一般讲究门当户对,所以妻子基本都是家世比较好的,而妾就不讲究了。
我们来看看妾的古意,根据尚书与周礼注,地位低下卑贱者,男称臣而女称妾,战国策也说,在战争中流亡的,也是男称人臣,女称妾,根据说文解字,妾即为有罪女子,所以妾的地位远不如妻的地位。
长子是按照行第排列,是相对于所有的儿子来说,第一个出生的儿子就是长子;
嫡子加入身份特征,嫡子是相对于庶子而言,是否是嫡子取决于生母,只有嫡妻所生的儿子才称为嫡子,嫡妻以外庶妻或者妾所生子均为庶子,嫡子的地位要高于庶子;
嫡长子是将前二者结合,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是相对于嫡子来说,即有多个嫡子时,按照行第排列,嫡子中的老大即嫡长子,老二即嫡次子,依此类推。
举个例子,就是汉代开国皇帝刘邦,他的妻子吕雉所生的儿子为刘盈,他就是嫡长子。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刘肥,则是庶长子,刘肥年龄比他大,但是他是没有机会做皇帝的,他只能被封地方做齐王。
事实上,历史上也有不少不服气老大的,嫡庶之争、长幼之别而纷起的争战不在少数,说起来,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为名,二是为利。
过去几千年,除了清朝,对于嫡庶都有很明确的规定,也有很明确的地位顺序。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嫡子。一般说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其实这个说法是错的,只有一个妻,其他都是妾。皇帝的妻就是皇后,只有皇后生的儿子,才能叫嫡子。其他嫔妃生的孩子叫庶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妾转妻,地位升级的,升级前生的就是庶子,升级后生的才是嫡子。商纣王帝辛就是他妈升级之后生的帝辛,帝辛还有两个同父同母的哥哥,是他妈升级之前生的,就是庶子,这两个哥哥就没有皇位继承权。
除了清朝的其他朝代,皇子地位都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地位最高,然后是其他的嫡子,按照年龄排序。再然后是其他的庶子,其他的庶子地位虽然按年龄排序,但是,这个地位只是礼节上的,如果皇帝没有嫡子,那么所有的庶子是都有机会的,不讲究年龄了。这个地位顺序,基本上也是皇位继承权的顺序。嫡长子 > 其他嫡子 > 庶子,一般情况下,嫡长子不犯大错,最后当皇帝问题不大。唐太宗李世民,如果不发动政变,是没有一点机会的,他哥哥是没有明显问题的,最后肯定要顺位当皇帝的。唐太宗的嫡长子李承乾就是因为犯了大错,才被废,让其他嫡子有了机会,也是因为嫡次子接着犯大错,才轮到李治,李治的两个哥哥轮流作死,才把皇位让给他了。
最后说说清朝,虽然也分嫡庶,但是地位上差别并不大,主要原因就是康熙皇帝的嫡长子,就是那个二儿子,被封太子又被废了,最后也没有当成皇帝,然后,整个清朝,皇位接班人就再也不是嫡子独占了,所有皇子都有机会,但是皇后的儿子还是优势大一点。
好多年前在电视上看到易中天教授说过:中国古代实行的不是一夫多妻制,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妻和妾是有很大区别的所谓“娶妻”“纳妾”。娶妻需要经过父母同意,要有三媒六聘。纳妾就简单多了。
妻生的子女称为“嫡子”“嫡女”
妾生的子女称为“庶子”“庶女”
儿子和女儿的排行是分开的。
儿子之间的排行是按照长幼的顺序来排的,不分嫡庶均以兄弟相称。不过在祖宗祭祀和地位继承以及社会地位上是有严格区分的,以嫡子为尊。
以哥弟相称,以出去早晚(年龄大小)排序,表面上不分嫡庶。
古代嫡子和庶子之分,是宗族制度的最典型体现。是古代为了传承有序,所设立的最基本的制度之一。
在古代,等级制度森严。正妻,正室或者原配所生的儿子称做嫡子,侧室,外室,小妾,侧妃所生的儿子叫做庶子。
正妻,正室,原配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无论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几,都被称作嫡长子,第二个儿子就是嫡次子。
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女儿,就是嫡长女,第二个女儿就是嫡次女。
而侧室、小妾、外室、侧妃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无论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几,都被称作庶长子,第二个儿子就是庶次子,依次排列。
侧室所生的第一个女孩,就是庶长女,第二个女孩就是庶次女。
如果是在皇家,也是有嫡庶之别的,皇后所生的孩子就是嫡公主,嫡皇子,皇后以下所生的孩子就是庶公主,庶皇子。如果妃嫔成功逆袭,成了皇后,那么她的孩子,就由庶子摇身一变成了嫡子。
在古代,如果家里有重要的事情,一般也是由嫡长子或嫡子出面,庶子是没什么地位的,也上不了台面,他们只是比家仆高级一点的存在。
在古装剧里面,我们经常看到,有人骂人的时候喜欢说:“庶子安敢无理?”意思就是说,你一个上不了台面的人敢对我无礼吗?这是借用庶子的身份辱骂对方。也侧面说明了,庶出子女地位的低下。
有的庶女,只能作为嫡女的陪嫁被送出去。可见她们毫无地位可言。
如果庶出子女,比嫡出子女有出息,则有可能会出现嫡庶之争。但是一般情况下。都会被本族宗亲所镇压。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39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