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何说第227号命令是苏军胜利的重要保证?


1942年7月28日斯大林发布了著名的第227号命令“不得后退一步!”,当时的战略背景是德军在南翼刚刚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行动“蓝色计划”,德军在向沃罗涅日的突击中轻松的撕开了苏军的防线,整个南翼的苏军都在向东退却,他们没能在后方组织起一条新的防线,其结果就是根本无法阻止德军装甲部队的突击,连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都在日记中写到:“东线战争进行到现在,还不曾在任何地方观察到敌军出现如此显著的瓦解迹象。”

当时的苏联红军普遍存在一种观念,那就是他们无法在天气晴朗、地面坚实的夏季和德国国防军做正面的硬碰硬较量,上一年大量苏军被包围歼灭的情景仍旧历历在目,一旦德军装甲部队突然出现在苏军防线的侧翼或者后方时,整个阵地就会发生动摇。当然苏军高级指挥机关在应付德军的猛攻时,确实曾下达了某种撤退的命令,但是绝非是现实发生的这种崩溃局面。显然问题出在中下级军官,他们在撤退中失去了对部队的控制,导致某一地段出现全面的崩溃,原本是有组织的撤退行动演变为毫无秩序的溃退。显然前线部队的表现违背了苏军最高统帅部的意愿,他们虽然主动批准了撤退,但是绝不是这种混乱的溃退,这在士气上将是极大的打击,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惩处条例来恢复对军队的控制,尤其是师级以下的指挥机关。

无论如何,发布第227号命令前后的苏军表现判若两人,后期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和高加索中的防御作战表现出强大的韧性,即便是部队整建制的被德军消灭,苏军的防线都没有再出现崩溃的现象。尤其是斯大林格勒城市保卫战,苏军第62集团军表现出极强的防御能力,在阵地被压缩到极限的情况下(集团军军司令部距离前线只有几百米),仍旧坚守阵地,牢牢的把德军精锐的野战集团军(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吸引在斯大林格勒城内,并迫使德军不断削减两翼的掩护兵力来加强斯大林格勒的进攻,而德军每减弱侧翼的掩护兵力一分,德军就离失败更近一步,苏军的大规模反攻已经迫在眉睫。

1941年6月22日,自纳粹德军闪击苏联成功以后,苏军中就出现了各种动摇害怕思想。针对战场恶劣的环境和苏联实际情况,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发布了第270号作战命令,其核心内容就是关于贪生怕死和叛国投降的问题以及禁止这种行为和采取的措施。

但第270号作战命令,虽然严厉,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苏联军民中逃跑和害怕思想,到了1942年苏军发起夏季战役失败以后,德军以绝对的优势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除从心理上瓦解苏联军民意志外,还兵临城下,对斯大林格勒形成三面包围态势。

在这种危急关头,苏军中出现了怯战厌战情绪,不战而退比比皆是。一些基层部队甚至出现了放空枪,对天鸣枪,有的还以没有弹药为由,拒绝出战。在这种情绪感染下,苏军节节败退,一些苏联民众成了德军的走狗,给德军占领斯大林格勒创造可乘之机。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斯大林非常焦急,他把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上将找来,当面询问部队思想工作反映。为了国家命运,华西列夫斯基仗义执言,将基层部队出现的问题报告给了他。斯大林听后非常后怕,他急切地问:“各个部队把1941年8月16日大本营的第270号命令都忘记了,都给忘记了,特别是各级司令部。您要起草一个给部队的新命令,基本思想是,未接到命令就退却是一种犯罪。它将受到战时最严厉的惩处。”

在斯大林严厉要求下,苏军历史上最严厉的政战命令发布出来,这就是苏联国防委员会第227号命令,签署时间为1942年7月28日。

从命令级别上看,第227号是以苏联国务委员会的名义发布的,这是国家级别的。而270号命令是以苏军统帅部名义发布的,是适用于苏军。两者意义截然不同,第227号命令更严厉,要求更具体,落实更广泛,涵盖苏联全体军民。其核心思想就是一句话:一步也不许后退!

和第270号命令不同,斯大林在第227号命令里,毫不隐瞒把苏联面临的处境和德军侵占领土的事实全部告诉了人民,他要求全体军民不当叛徒,不擅自撤退,投降敌人就是叛国。在这个命令下达的同时,苏军还在各级指挥机关配备了督战机构,对于从战场上擅自逃跑的士兵,有权进行督战和押送政战营看管反省。

对于苏军中出现投降卖国等行为的,一律实行连坐法,前方士兵出现了问题,他的家人也会跟着受牵连。在这种高压政策下,苏军败退局面迅速扭转,一些德军士兵甚至奇怪,上午还一枪不放就逃跑的苏军,到了下午象换了个人一样拼力冲杀在战场上。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仅仅在1942年8月1日至1942年10月15日期间,苏军督战队就一共拦截了140775名从前线撤退的士兵,其中:3890人被捕,1189人被执行枪决,2961人被送往苏联红军惩戒营!其余的131094人也全部又被遣返回原部队或中转营地继续作战!

但是,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的炮火实在是太残酷了,光靠督战和命令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苏军只好从军官、党员和政工干部带头,一级做给一级看,这些人冲锋在前吃苦在后,用他们模范的行为赢得了士兵们的尊重。

各级指战员又通过让战士家长写信诉说德军的残暴,鼓励孩子在战场杀敌立功,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战场宣传鼓动工作。

当苏军指战员明白为谁而战以后,第227号命令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因此,当斯大林格勒战役快要结束的时候,苏军统帅部把命令收了回去,所有督战队也高兴地加入到了打击德国的行列。

正是由于苏军重视战场思想政治工作,所以,德军只要抓到苏军政工干部,不问青红皂白一律枪决,因此,在苏德战争中,苏军死于德军枪口下的优秀政工干部不计其数,而苏军对德军这一做法也是深恶痛绝,以至苏军攻打柏林,德军宁可投降盟军也不愿落在苏军之手。

但事先就有协议,即使德军投降了盟军,结果也是交由苏军处理,那些曾经手染政工干部鲜血的刽子手们,最终也没逃脱西伯利亚寒冬和伐木的折磨,能够存活下来的也是为数不多的。

苏军第227号命令,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取胜的关键因素之一,它极大的鼓舞了苏军士气,两军对阵勇者胜,苏军正是在这个命令的威慑下,视死如归勇往直前,从而确保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伟大胜利,为苏军战略大反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请关注“07鹰眼”,分享更多经典大片,请多多点赞、评论、转发!0k)

——————————————————————————

第227号命令,全称为“苏联国防委员会第227号命令”,签署于1942年7月28日,是二战中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战事和军队中士气不振的问题时下达的一道命令,因“一步也不许后退!”而出名。它成了苏联的抵抗的一个象征,推动苏军血战到底。概括的说,第227号命令要求苏军面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无论付出多大人员伤亡,都要誓死保卫祖国,不准后退一步。擅自撤退的军官和政工人员将被认为是“懦夫”和“叛徒”,并将遭到军法处置。

227号命令极大地震动了苏军指战员,对部队的士气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让每个军人在了解前线面临的严重局势的同时,加深了对这个严厉命令的正确理解。这个命令引起了苏军的强烈反响。每个战士、每个指挥员都深深地感到了对祖国、对人民应负的责任。第227号命令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士气,激发了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德军的突击遭到了更加顽强的抵抗,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期间,苏军面对德军的突然进攻没有任何心理上和战争上的充分准备,导致仓促应战,面对德军在坦克和飞机的凶猛攻势,几百万的苏军被分割包围被迫投降成为俘虏,甚至包括斯大林的儿子,武器装备更是损失殆尽,苏军军心涣散,一些士兵无心应战,甚至临阵脱逃,面对此种情况,当时的领袖斯大林认为苏联只有以死相抗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为了挽回军心士气,同时也为了战争的胜利,于是下达了一道较为残酷但是又铁血的命令,即:苏联国防委员会第227号命令,这条命令被后来称为挽救了整个苏联的命令。命令里面最后一句话也是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惊慌失措者和胆小怕死者要就地枪决,从今以后,每个指挥员、红军战士、政工人员都应遵守这个铁的纪律:没有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不许后退一步。”


置于死地而后生,在极端情况下必须采取极端措施。当时的苏联情况极其危险,英法被德军打的龟缩在英伦三岛,由于敦刻尔克大撤退,武器装备丢的就剩下手中的烧火棍子,面对虎视眈眈的德军,自身性命难保,苏联人根本指望不上他们,只有自己靠自己,但是战前苏军由于经历了一次大清洗,红军中五位元帅中的三位、15位将军中的13位、九位海军上将中的8位、57位军长中的50位、186位师长中的154位、全部16位陆军政治委员、28位军政治委员中的25位在清洗中被处决,整个军队的组织被打散,军中缺乏有经验的指挥官,面对德军的进攻无法有效应对,战争一开始就损失了几百万军队和几乎所有战斗机以及装备,苏军总是不断地在被包围、退却,军心动摇,失败、慌张的情绪在军中和社会中蔓延。

“如果擅自撤退的军官和士兵将会被认为是‘懦夫’和‘叛徒’,并将接受军法的处置。”当这道命令在全苏联的军队得到执行之后,苏军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更加的恐慌,向前是英勇战死,向后退会被督战队打死,当看到斯大林果断枪决了一批带头逃跑的军官和士后,这条让苏军害怕命令狠狠地激发了他们向前作战的勇气,部队的军心很快就被稳住。不过,苏军也自身也因为这一道相对残酷的作战命令,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仅仅在1942年8月1日至1942年10月15日期间,苏军处置了140775名从前线撤退的士兵,其中:四千人被捕,一千余人被执行枪决,三千余人被送往苏联红军惩戒营;其余人员被遣返回原部队继续作战直至战死。可以说这条残酷的命令在军中得到了有效贯彻落实,稳住了军心,为苏联赢得最后的胜利提供了有力支撑,这道命令挽救了苏联!

置于死地而后生,这是在极端情况下必须采取极端措施!

不正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我是绿色征衣,期待您的关注!

第227号命令全称为“苏联国防委员会第227号命令”,签署于1942年7月28日,是二战中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战事和军队中士气不振的问题时下达的一道命令,因“一步也不许后退!”而出名。

227号命令极大地震动了苏军指战员,对部队的士气产生了巨大影响。 它让每个军人在了解前线面临的严重局势的同时,加深了对这个严厉命令的正确理解。这个命令引起了苏军的强烈反响。每个战士、每个指挥员都深深地感到了对祖国、对人民应负的责任。的确,他们已经无路可退了。 第227号命令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士气,激发了他们顽强拼搏的精神。德军的突击遭到了更加顽强的抵抗。因而成为保证,均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的关键一道命令。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36579.html]
山东和山西中间的山是什么山(两个省以哪座山为界限划分的)
上一篇 2023-10-23
郑人买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佳答案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