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菌的检测方法 黄曲霉菌的中毒诊断



黄曲霉菌的检测方法 黄曲霉菌的中毒诊断

一、黄曲霉菌的特性

1、黄曲霉菌的毒性极强

远远高于*、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人,可造成慢性中毒,,引起纤维性病变,致使纤维组织增生。AFT的力也居首位,是世界上最强致癌物之一。

2、黄曲霉菌具耐热性

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不能将其破坏,裂解温度为1535℃。在水中溶解度较低,溶于油及一些有机溶剂,如*和甲醇中,但不溶于*、石油醚及乙烷。

3、食品中所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其毒性一般认为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

 (1)急性中毒:它是一种剧毒物质,毒性比KCN大300倍,仅次于钚,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它的毒害作用,无论对任何动物,主要变化是肝脏,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脾脏和胰脏也有重度的病变。

(2)慢性中毒:长期摄入小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则造成慢性中毒。其主要变化特征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出现动物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母畜不孕或产仔少等系列症状

(3)致癌性:黄曲霉菌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

黄曲霉菌致癌特点是:

A致癌范围广,能诱发鱼类、禽类,各种实验动物、家畜及灵长类等多种动物的实验肿瘤;

B致癌强度大,其致癌能力比六氯环己烷大300万倍;

C可诱发多种癌,AFT主要诱发肝癌,还可话互胃癌、、泪腺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还可出现畸胎。

二、黄曲霉菌的霉菌毒素

产毒菌及其特性

1.黄曲霉菌黄曲霉菌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科曲霉属。本菌为需氧菌,最适温度30~33℃,相对湿度80-90%为最佳条件。花生、、和是其较好的生长基质。

2.寄生曲霉寄生曲霉也是产生AFT的主要菌株,其特性与黄曲霉类似。我国分布较少。

3.其他青霉、毛霉和根霉等真菌也能产生AFT,但产毒量甚微,其特性与黄曲霉类似。

 对食品的污染

黄曲霉菌(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

它们在紫外线照射下能产生荧光,根据荧光颜色不同,将其分为B族和G族两大类及其衍生物。AFT已发现20余种。

黄曲霉菌主要污染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等;如花生、玉米,大米、小麦、豆类、坚果类、肉类、乳及乳制品、水产品等均有黄曲霉毒素污染。其中以花生和玉米污染最严重。家庭自制发酵食品也能检出黄曲霉毒素,尤其是高温高湿地区的粮油及制品种捡出率更高。

三、黄曲霉菌的检测方法

 1、生物学方法

1)抑菌试验黄曲霉菌有抑制某些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故用其抑菌作用来测定黄曲霉菌的存在和含量。已经发现巨大芽胞杆菌和短芽胞杆菌对AFT最敏感。通过平皿中抑菌圈大小来衡量黄曲霉菌含量。

2)荧光测定法根据黄曲霉菌在紫外光照射下可发出荧光的原理,将待检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中,28—30~C培养48~72小时,产生的毒素便浸入培养基中,在紫外灯光下照射培养基会呈现出特异的荧光。此法操作简便。对AFT最低检出量为5pg/ml。·

3)大白鼠试验法黄曲霉菌对大白鼠毒性最早出现损害的是肝脏,其受损范围广,而幼鼠最敏感,雄性幼鼠比雌性幼鼠敏感性更高,用100-150g大白鼠作急性中毒试验,一般3—4天死亡。

4)鸡胚试验

5)鸭雏试验鸭雏对黄曲霉菌非常敏感,致死性强,一般用一次剂量后72小时内死亡。

6)斑点试验本法用于检测真菌毒素致突变试验的一种有意义的方法。主要利用沙门氏菌/微粒体突变性来检测某些样品种AFT的存在与含量。

A先将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酸缺陷型变种的菌悬液,与一定量肝组织匀浆混合作倾注平板。

B待凝固后,再将一定量被检物(含AFT)加在平板中央待黄曲霉菌往外围中扩散时,围绕中心点将出现密布的回复突变的菌落。

本法作为一种生物学检验法广泛应用于开发安全、有用的化学物质和检测食品或农产品中黄曲霉菌。

 2.免疫学方法

黄曲霉菌是分子量为312~346的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无免疫原性,不能引起抗体的产生,故必须与大分子化学基团或蛋白质偶联,成为完全抗原,方能引起免疫动物的抗体形成,然后利用血清学方法检测AFT。

由于黄曲霉菌的量一般都较低,因此,检测方法主要是敏感性较高的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近几年来,国外已成功制备了测定B1的酶联免疫测定盒及检测乳中Ml含量的RIA检测盒。这两种检测盒都十分方便,而且快速准确。

四、黄曲霉菌的中毒诊断

1.有进食可疑黄曲霉菌污染食物史。

2.临床特点①潜伏期较长。②中毒表现:胃部不适、腹胀、厌食、呕吐、肠鸣音亢进、一过性发热及黄疸等。

3.实验室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薄层层析法或高效液相层析法在可疑食物、患者血尿样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

4.四季均可发生,但常在阴雨连绵的收获季节后多发。

5.儿童更易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根据历史资料分析来看,使人中毒的最危险年龄为1~3岁。

 6.中毒前驱表现为发烧、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

7.2~3周后很快发生中毒性肝病表现: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脾大。腹水,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

 8.可有扩大,肺水肿,甚至痉挛、昏迷等,多数患者在死前可有胃肠道大出血表现。

 9.实验动物临床毒性研究表明:给动物喂食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后,表现为渐进性食欲减退、口渴、便血、生长缓慢、体重减轻、皮肤出血、过度兴奋、黄殖、抽搐、角弓反张等。病理解剖可见肝脏弥漫性充血、出血利坏死等表现。

您还可以搜索:黄曲霉菌要多高的温度才能杀死,黄曲霉菌对人体的危害,黄曲霉菌在什么食物上,黄曲霉菌如何杀灭,黄曲霉菌是什么颜色,黄曲霉菌感染是什么症状,黄曲霉菌图片,黄曲霉菌感染肺部怎么治疗,黄曲霉菌致癌率有多高,黄曲霉菌多少克致死④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34580.html]
奥运五娃叫什么名字
上一篇 2023-09-17
篮球里前锋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