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名。不嗽而喉中咯出小血块或血点。见《儒门事亲·咯血衄血嗽血》。因肾虚阴火载血上行,或心经火旺血热妄行所致。《赤水玄珠》卷九:“咯血者,喉中常有血腥,一咯血即出,或鲜或紫者是也,又如细屑者亦是也。”《张氏医通·诸血门》:“咯血者,不嗽而喉中咯出小块,或血点是也。其证最重,而势甚微,常咯两三口即止。盖缘房劳伤肾,阴火载血而上。亦有兼痰而出者,肾虚水泛为痰也。”治宜滋阴降火,用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加牛膝,或合茜根散加减。偏肺热者,用青饼子。若心经火旺,痰中带血丝,治宜清心为主,佐以清肺化痰,用导赤饮加黄连、丹皮、血余、蒲黄、天冬、寸冬、贝母、茯苓、或太平丸等方(见《血证论》)。
您还可以搜索:咯血怎么读,咯血量的三个分度,咯血的常见病因,咯血和咳血的区别,咯血时出血部位不可能位于,咯血是什么意思,咯血的病史包括,咯血窒息病人的第一步是什么,咯血的最常见5个原因,咯血的并发症④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32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