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虾虎鱼(鳗虾虎鱼科狼牙虾虎鱼属动物)



狼牙虾虎鱼(鳗虾虎鱼科狼牙虾虎鱼属动物)

狼牙虾虎鱼是一种凶猛的鱼类,又叫红鳗虾虎鱼,学名是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属于鳗虾虎鱼科。体很长,鳗形,侧扁。头中大,侧扁。吻宽钝。口大,斜裂。下颌突出。上颌齿2行,下颌前部齿3行,后部2行;两颌外行齿扩大,每侧具4~6犬齿,排列稀疏,露于唇外;下颌联合处后方具1对犬齿。舌游离,前端平直。眼小。眼间距宽。头部无小须。鳃孔大,鳃盖膜与峡部相连。鳃盖条5。鳃耙短小。头体被退化小鳞。背鳍连续,背鳍和臀鳍均与尾鳍相连。胸鳍尖长,约与腹鳍等长。左、右腹鳍愈合成1吸盘。尾鳍尖长。

中文名

狼牙虾虎鱼

别名

红头虾,小狼鱼,狼鱼

鲈形目

亚目

虾虎鱼亚目

鳗虾虎鱼科

狼牙虾虎鱼属

外文名

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

主要产地

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均产,以南海、东海产量较多。

形态特征

狼牙虾虎鱼的视力已经退化,双眼隐于皮下,而且口很大,还有弯曲长牙露出唇外,其鳞片已退化。

体延长而侧扁,呈带状。一般体长9~20厘米,体重20~35克、眼小,退化,埋于皮下。口大,斜形、下颌及颏部向前突出、上下颌的外行牙为6~12个尖锐弯形的大牙突出唇外,口闭合时露于口外,似狼牙状、背鳍、尾鳍、臀鳍互相连接为一整体。胸鳍宽且长,上部鳍条游离呈丝状、体裸露无鳞。全体紫色。胸鳍、腹鳍有时具黑褐色边缘。

生存环境

狼牙虾虎鱼多分布在温热带的淡水、半淡碱水和海域,栖息在河口、海湾、红树林湿地或沙岸海域等泥质的环境,由于此鱼懂得挖沙洞藏身,所以一般上不容易见到,所以大马渔民鲜少会捕获此类鱼。狼牙虾虎鱼的俗名还有蛇羹、狼濑或顽皮鱼等,之所以称为顽皮鱼,是因为此鱼生命力很强,即使头部被斩,在短时间内它也不会死。[1]

在香港和越南等地,这类鱼可以作为桌上佳肴;但是在马来西亚则很少见。

由于此鱼懂得挖沙洞藏身,所以一般上不容易见到,所以大马渔民鲜少会捕获此类鱼。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32817.html]
生产力(社会学名词)
上一篇 2023-08-18
摩声音乐下载器摩声音乐下载器下载 v2.0绿色版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