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末年,政治黑暗,连年干旱导致歉收,苛捐杂税严重。官员们无视人民的生活,许多农民走投无路。最后,他们选择了起义,这是中国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但这次起义最终以农民的失败告终。
公元859年,裘甫在浙东领导农民起义,公元868年,庞勋在桂州(今广西)领导驻军起义,史称“庞勋起义”。这两次动乱虽然很快被唐朝镇压,但又开始了更大规模的起义。
阶级矛盾日益恶化,晚唐皇帝和官员奢侈浪费,导致依赖土地的农民利益完全掌握在统治阶级和地主阶级手中。农民负担沉重,统治阶级的腐朽制度,使农民的居住地大多成为废墟,人民流离失所。即使在战争没有危及农民的地方,统治阶级也加深了农民的各种负担。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农民不得不奋起反抗。
晚唐时期影响最大的农民起义是王仙芝起义和黄巢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874年,王仙芝在长垣聚集千人举行起义,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并号召人民起来推翻唐朝。875年夏天,黄巢在曹州(现山东曹县北)领导数千人响应。
黄巢起义后,农民纷纷参加,不久就发展到数万人,当王仙芝率军攻克濮州和曹州时,与黄巢起义军混合,他们在山东、河南、湖北等地作战。在受到农民起义军的沉重打击后,唐朝统治者试图用高官厚禄来贿赂起义领袖,但没有成功。随后黄巢率军返回山东,王仙芝留守湖北,军队前来招安,王仙芝派人到洛阳谈判投降条件,但使者中途被唐军杀害。
878年2月,在湖北黄梅一战中,王仙芝被杀,只有尚让率领一部分叛军突围投奔黄巢。以后,黄巢被选为统帅,被称为“冲天大将军”,建立了王朝,建立了官署,与地主统治阶级政权进行了斗争。
从878年2月起,黄巢率领起义军横扫淮北河南,乘势南渡长江,攻下虚州、吉州、饶州等地,起义军所到之处,杀贪济贫,得到人民的大力支持,队伍扩大到几十万人。
不过这场声势浩大的唐末农民起义最终被镇压,这次起义对唐朝政权造成了有力的打击,第一次提出了“均富”的要求。它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主经济,在中国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您还可以搜索: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历史故事简介,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历史故事概括,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历史故事有哪些,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唐末的黄巢起义,唐朝末年黄巢起义的起因经过结果,唐末的黄巢起义前写了什么诗,唐朝末期黄巢起义发生的原因有哪些,黄巢是唐朝一个农民起义的将领,黄巢起义失败证明,唐末藩镇有效地稳定了地方局势④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17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