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2021新规定带薪年休假(2021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法2021新规定带薪年休假(2021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如何规定的

知识就是力量的今天,小编有幸给你分享劳动法2021新规定带薪年休假2021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快和小编一起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面吧!

本文目录全览:

2021新劳动法规定

最新《劳动法》年假规定之年假计算方法: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一)元旦;(二)春节;(三)国际劳动节;(四)国庆节;(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劳动法2021新规定年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条

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节;

(三)国际劳动节;

(四)国庆节;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

带薪假多少天2021年新规定

带薪休假的时长是根据工龄计算的:

1、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2、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3、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最新劳动法年休假规定2021

年假规定休年假是工作累计满一年职工的权利,年假的计算方法为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而对于休年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正常发放,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职工累积工作满一年即可以享受年假,并且休假期间工资照常发放。如果单位对年假有异议,不允许休年假,职工可以根据劳动法要求单位给予年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带薪年假多少天2021年新规定

1、 带薪休假时间按服务年限计算:

1) 员工累计完成工作满1年未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2) 员工工作满10年未满20年,每年休10天年假;

3) 员工工作满20年,享有15天年假。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假。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3、职工带薪年假规定,第三条员工工作满1年未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年满10年未满20年者,年休假10天;工作满20年者,年假为15天。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假。

4、第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职工不享受当年的年假: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休假天数超过年假天数的;员工事假超过20天,单位未按规定扣发工资的;工作满1年未满10年,请病假2个月以上的员工;工作满10年未满20年,请病假3个月以上的员工;工作20年以上,请病假4个月以上的员工。

拓展资料:

1、年假累计工作时间如何确定:带薪年休假天数根据员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或者不同用人单位工作的期间,以及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规定视为在工作的期间,应当计入累计工作时间。“累计工作时间”包括职工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职工的个体工商户从事专职工作的时间以及服兵役的时间。法律规定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可以计入工龄的其他期限(视为工作期限)。职工累计工作时间可以根据档案、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记录、劳动合同或者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记录。

2、年假安排和未使用年假工资如何: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考虑职工意愿,统筹安排年假。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确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休年假的,应当征得职工同意。单位因工作需要确不能为员工安排年假的,经员工本人同意,不得为员工安排年假。未休年假职工工资计算:职工应休年假天数,单位按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员工休年假,但员工书面提出不休年假的,用人单位只能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4、离职年假工资如何计算: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劳动者休应休年假的,应休年假天数按其工作时间折算。支付当年职工的年假工资和报酬。但转制后未满1日的年假,不予支付工资报酬。换算方法为:(当年的日历天数÷365天)×员工全年应享有的年假天数-当年安排的年假天数。用人单位当年为职工安排年假的,不得扣除超过折算年假的天数。

劳动法年假规定2021

您好,法律规定单位应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且年休假期间公司照常为其发放工资。劳动者自累计工作满1年,开始享受年休假,已满1年、不满10年,每年应休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应休年休假为10天/年;已满20年的,应休年休假为15天每年。年休假可在一年中集中安排休息或分段安排,特殊情况亦可跨年度安排。受疫情影响迟延复工或未返岗期间,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优先使用带薪年休假等各类假。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您还可以搜索:最新劳动法带薪年休假,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制度是如何规定的,最新2020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新华网,劳动合同法 带薪年休假,劳动者的带薪年假按规定怎么休,最新2021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最新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细则,劳动者享受带薪年休假需要几年以上,劳动法中带薪年休假的规定,劳动法带薪年假国家规定2020④

本文地址:[https://www.chuanchengzhongyi.com/detail/13940.html]
怎样看手相的感情线?这三种类型教你甄别 手相如何看感情
上一篇 2023-06-01
胡椒粉的功效与作用以及副作用 胡椒粉有什么功效与副作用
下一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推荐